第830章 他会不会出事啊?-《走后门让你成秀才,你连中三元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没人发号施令,便没人能去处理这事。

    只能等内阁商讨出处理人的名单。

    这种事本来就不好处理,去的人费尽口舌,估计还要被这些读书人们骂成奸佞。

    一连提了几个人,都有人否决。

    明显都有各自的后台,不想自己的人去趟这浑水。

    最后,内阁只能商量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——通政司参议,让他带人去处理这些读书人们。

    通政司本来就不是什么吃香的部门,手中也没什么权力。

    参议也不是通政司的最高长官,只不过是个三把手。

    他去应付这些读书人们,纯属就是因为后台没有其他人硬。

    真应付好了,上面没人记住他的功绩,毕竟要扶哪个新帝上位都还不确定。

    应付不好,这些读书人们闹得更大,朝廷又肯定要把他问责。

    通政司参议只能唉声叹气地带着人去了。

    去了就打着伞站在一边,看读书人们淋雨。

    淋了一天,到点他就带着人离开,临走前吩咐御林军烧点火盆,熬点姜茶,给这些读书人们烘干衣服,喝点姜茶预防生病。

    多的,什么也做不了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朝廷痛斥苏誉的诏书也同样传遍了大周的府县。

    此时所有的读书人们都聚集在各自的省府,等待参加恩科。

    开恩科的时间就在下个月了,朝廷一直没有通知取消,所以所有人都没有离开。

    这正好让他们能及时见证了这些事情。

    除了京城附近的读书人外,在东南的读书人相对于其他地方的,显然对此的讨论度更高。

    而且他们对于苏誉也更加熟悉,其中有不少苏誉的亲朋好友和同窗们,更是天天被人围着想问点什么。

    别说在省府等着参加乡试的杜志文,就连在县里读书的张文远和宋有明,在朝廷痛斥苏誉的话到达他们那边后,两人刚到学堂就被人围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朝廷痛斥苏锦言狼子野心,说他抹黑朝廷,此事是真是假的?”

    有个学生问:“苏锦言他一个没有实权的驸马,莫非是因为在东南弄出了点成绩,就想着以此来威胁朝廷给他正式封官?”
    第(2/3)页